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

我們不要傷心了


昨天出門一整天,眼皮一直跳,書僮說可能是天氣冷,我以為是因為睡太少之故。很滑稽地拿暖暖包熱敷眼睛,卻也沒用。暗暗希望它不是什麼壞預兆。沒想到一回家開電腦就看到壞消息,頓時間兩個人心情都盪到谷底。睡前,書僮說想聽聽萬芳的歌「我們不是永遠都那麼勇敢」,聽完,我放了我比較喜歡的「我們不要傷心了」,看底下的註解,纔知道是因為逝去的朋友而誕生的歌。

一夜輾轉難眠,還做了惡夢。心情很是低落,對於逝去的生命感到惋惜,也不捨生者的悲傷。「到了這個年紀,我們真正開始必需面對死別。甚至不是長輩,而是同輩。隨著年齡增長,我們明白,這樣的傷心只會一直­繼續再發生,不會停下來。」即使明白這道理,心裡的難過還是那樣真實,不因理解而少痛幾分。

經歷過幾次類似的傷痛,後來對於生別離倒稍微看得開一些,彼此微笑揮手祝福,希望對方有更好的生活,即便不能常見面,還是可以互通消息,稍稍彌補無法長相左右的遺憾。至於死別,雖然可以想成對方雖然在同一班列車上,他的目的地先到了,下了車,我們彼此揮手,車還是得繼續向前。

只是經常還是會想:如果還能多一些些相聚的時光,該有多好?

想到去年夏天回台灣,兩歲半的姪女見著小姑姑我很是興奮,半夜醒來見我睡在旁邊,問我:姑姑,你從英國回來嗎?你從英國坐飛機回來嗎?姪女有大玩伴很開心,可我馬不停蹄地在邀約中趕場,有一天臨出門要去台北,我媽要姪女跟我說掰掰。

那孩子嘟著嘴說:「我不喜歡說掰掰。」

我媽第一個反應是小孩怎麼可以沒禮貌,那當下我忽然覺得,她不是在鬧脾氣。顧不得可能會遲到,還安撫姪女說等姑姑從台北回來就陪你玩。

兩歲半的孩子,總是被大人帶來帶去的吧,再怎麼好玩的遊戲,怎麼合拍的玩伴,都有說掰掰,各自回家休息的時候;就像再怎麼好玩的派對,也總有散攤的時候。

三十歲的大人,也不喜歡說掰掰,不喜歡玩得好好的卻非得要結束遊戲不可。只是我們也得收起惆悵,繼續往前,然後,把那些回憶好好收著,知道已經提早抵達彼岸的人,永遠可以在回憶裡活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